2020/07/06第3屆第3次定期會
《市政總質詢》Part 2
原住民族的創意特色藝品也可成為國際城市交流的紀念品,以推廣台灣獨有的原民文化。
新北市烏來區是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
有很美的原住民文化和特色產品,
而都會區也有15族群的族人居住在此,
但原住民文化特色和產品卻很少出現在市府重要場合,實在非常可惜遺憾。
像阿美族的花罐頭飾,我們又戲稱它為“OPEN將的帽子”,就是一個非常可愛改良髮飾,
也是我們族人融入傳統和文化的創意產品。
雨蓁一直想著,該怎麼把原住民族之美推到國際的其他城市,讓他們能夠看到原住民族令人驚艷的創意跟巧思。
另外,新北市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原民抗日戰爭,
這些族群的故事搭配原民的商品,一定可以賦予產品更生動活潑的意義,更加淒美動人。
建請(秘書處,原民局)合作,把新北市不同族群在各地的史蹟故事蒐集並撰寫出來出來,也為新北各地區歷史加入更多族群元素。
雖然我們失去了國家級原住民博物館,
但其實我們仍然可以做很多的事,
現在三鶯新生地的美術館藝術產業鏈正在規劃興建中,
雨蓁特別要提醒市府,一定要有原住民族的文化,這個產業鏈才會完整。
不久前雨蓁與(文化局、原民局)去勘查三鶯新生地,城鄉局所屬那塊地方非常適合蓋原住民文化祭儀廣場。
我們不是要封閉式建築物,
而是概念像風雨操場這種開放式建築體,
不僅是原住民族人可以利用來舉辦歲時祭儀活動,其他市民或是街頭藝人、連展演團體也都可以利用來展演、休憩。
這樣也能夠凸顯新北市是個多元文化城市。不但包容各族群文化,也讓這些文化在同一個空間相互輝映。
中央原民會在每個縣市的每個原鄉部落都提供經費補助他們設有自己文化祭儀廣場,都會區的桃園也積極爭取經費設置中,新北市身為六都之首,一定要做得更好!
在不耗費本市預算,不造成財政更加艱困的前提下,
讓我們一起努力跟中央爭取經費,在新北市留下屬於原民的特色和足跡象,也符合族人對第二原鄉-新北市的期待吧!